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详情新闻中心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日期:2021-03-31点击:1666次


 “南溟吉贝——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织山绣水——苗族织染绣主题非遗服饰秀”“锦衣御裳——宋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点染华章——影视剧主题非遗服饰秀”……随着模特的依次展示,由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巧妙融合的众多华服,令观众眼前一亮……314日至15,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古城精彩呈现,传统非遗与现代时尚碰撞出了闪亮的火花。如何让非遗焕发生机,并融入现代生活,也成为该系列活动中“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锦绣中华衣被天下’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世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理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大家认为,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非遗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说到遗产,我们总和过去相联系,认为这是昨天的事,然而它要延续就必须得适合今天的生活。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魁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重视当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成为我们今天生活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有所普及、有所发展,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在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看来,对于非遗既要传承保护好,也要创新发展好。他认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并不矛盾,“非遗不能总是活在过去。比如说,传统的宋锦是非常古朴、典雅、精致的,但是如果放到当下直接来用,未必有人买。因而,在把宋锦的织造技艺很好地保护下来的同时,还要让它吻合当下的时尚潮流,能够触动人们的消费心理,如此才能真正让它活起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传统非遗进行创新,进入当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使用。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看来,非遗当随时代,融入当下生活,未来传统的服饰要更加生活化,让更多人看到、穿到、买到。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认为,民族文化在转化创新中要注重其实用性和保持传统印记,要注重传统印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与当代的审美相融合,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时尚的又有传统的,可以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提高民众对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还是要以物的形态来呈现,而这种物的形态背后则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我们的哲学思维、美学思维。”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郭瑞萍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超德则认为,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每个国家的设计品牌都会彰显其自身的美学,我们的设计师也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设计转换,进而上升为一种呈现国家美学的品牌。“要在非遗当中寻找我们的文化DNA,展现中国当下审美的状态,彰显文化自信,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李薇说。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洁认为,非遗服饰需要一种更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即包括商业的一种逻辑,让它能够真正去贴近我们的这个时代的需求、这个时代的审美。广州工业大学教授、岭南丝绸艺术博物馆馆长屈汀南则认为,非遗也好、品牌也好,都需要行业和产业的链接,否则保护传承就是一种小众的研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纺织非遗在传承过程当中,需要有新的动能,要有资本和科技的投入,这样才能跟上整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他看来,没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纺织非遗的传承就会受到阻碍。因而,纺织非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市场渠道,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提高纺织非遗在时装周等活动中的商业转化率,也可以在艺术品拍卖、电商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作者:王春梅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