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省级名录>传统音乐>详情传统音乐

省级非遗 | 维西洞经古乐——从明末清初传承至今的道教音乐,多种乐器合奏显古风神韵

日期:2018-09-09点击:2018次

“维西洞经古乐”于2017年6月2日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维西洞经古乐目前主要流传在县城保和镇范围内,在永春乡高泉村、中路乡施根登、白济汛乡杆打村等地也有分布。洞经古乐是在明未清初传入维西的,主要流传于维西保和镇一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传到维西的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的1636—1644年之间。

 

《维西旧县志》第三卷音乐部分中记载有:“邑人陈共美者,明未人,张德宣者,清中叶人,均精通音乐,凡土第木石,金绿竹之属,莫不通晓。倦游归来,以听得,常导其乡人洞经会会友郭明、张广发、解景兰诸人、或之萧笛、或精管弦、均妙,乃得两人之遗传地。”

 

洞经古乐传入维西后,一时在社会上流行,特别是道教的兴起,还出现了“洞经会”的组织,所以洞经班子无论“文场”或“武场”都是较为强胜,洞经古乐就被大词戏和道教的道师加以应用,为此就出现了很多的洞经班子,基本上在全县范围内都有“洞经会”成员。

 

随着维西三、七两月的庙会,进行酬神、演戏等活动的兴起,道教的各种活动也就随之参与进行,从而使得维西洞经古乐与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深了维西洞经古乐的道教烙印。

 

从维西的历史发展来看,历代道教的道士、大词戏艺人、洞经会友这三方面的人物都有相互连带关系,彼此相互配合,互相协调利用的。如在上演“大词戏”的每场开始,都设有“大佛讲经”这场戏作为开场,其中就必不可少地要设一道士念经的位置,扮一道士念经,这一现象一直沿传下来。 

 

维西人每逢庙会、做斋事、追悼亡灵等活动时,都由道家和佛家来主持,而古乐也就成为了做法事和念经时的一种乐曲,唱词则用经文里的词语来填配的,有皇经、观音经、洞经、报恩经等,为此,维西洞经古乐又称为“弹经调”。有皇经、观音经、洞经、报恩经等;曲有元始、八卦、全八卦、十供样、步步娇、清河颂、吉祥音等,经随曲唱,其中也插口白。

 

演奏时由三弦、笛子、胡琴等配合演奏,还掺杂着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吹拉弹唱,打击乐,样样皆有,一些古乐爱好者也常在茶余饭后聚集一起,专门演奏,俗称“合乐器”,乐音优美、奏者闻者无不陶醉,神往极乐之中,使人有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之感。

 

演奏主要是以“文乐”和“武乐”两大类,即管弦乐和打击乐。1、文乐(管弦乐):以绿、竹、管、弦为主。所用乐器为:竹笛、小二胡、中胡、大胡、菜胡、三弦、琵琶、杨琴、古筝、板胡等。2、武乐(打击乐):以大鼓、小鼓、镲、大镲、小镲、板鼓、碰铃、木鱼、磬、锣、铜锣等为主。有的乐曲还附有唱腔等。

 

维西洞经古乐神秘、古朴、独具诱人的魅力。特别是《全八卦》、《紫微八卦舞曲》一曲,它与中国道教《易经》的教义十分吻合。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是道教最盛行的时代,而道教的教义又源于四千多年前伏羲首创的《易经》、《八卦》中心突出“天人合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涵。

 

《紫微八卦舞曲》中唱到:“彩云南现紫气东/西金北水土为中/阴阳五行生变化/天干地支巧配融/八八六四有定数/九九八一妙无穷/天下太平兴盛事/尽在“紫微八卦中”,从这一唱词可以得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象”“数”方位等均为“易卦”的基本要素。

 

不论从曲调的完整性、韵味的高雅性、内涵的精深性等多方面考证,《紫微八卦舞曲》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哲理探讨和历史研究价值。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首在全国各地均已失传的千年古曲,仍在祖国的边疆云南、云南的边疆——迪庆州维西县一直传承着,这又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维西洞经古乐自传入维西后,就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年复一年地传承至今。但在沧海桑田的时间转化中,有很多曲调已失传,原来有“九大调十小调”之说,即九大调是《八卦》、《全八卦》、《原始》、《吉祥音》、《普光》、《奏章》、《十供样》、《小节记》、《祝加曹》;十小调是:《小桃红》、《小杜梅》、《水龙吟》、《清河颂》、《朝天子》、《小白梅》、《大摆队》、《高山滴水》、《步步娇》、《狗舂碓》等。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不断地一点一滴地搜寻、积累、终于收集到了洞经古乐的部分曲目。维西保和镇大词戏古乐团以“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为己任,始终以坚实的步子履行着诺言,以饱满的热情挖掘、传承、弘扬着民族文化,多次登上省内外舞台并获得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