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15点击:3244次
傈僳族“祭天古歌”于2017年6月2日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傈僳族二十四部”祭天古歌”汪忍波手迹及第一部出版物 摄影:鲍丽辉
傈僳族“祭天古歌”是傈僳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学,主要流传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澜沧江沿岸的白济讯乡、康普乡、叶枝镇、巴迪乡傈僳族聚居村落,其中叶枝镇最为典型。
维西傈僳族祭祀场景 摄影:和琼辉
傈僳族“祭天古歌”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迁徙和对人与自然的定位过程中诞生的智慧与结晶,记载的是傈僳族最重要的宗教仪式(祭天仪式)中吟唱的二十四部经文。傈僳族“祭天古歌”是迄今为止最长的傈僳族叙事长诗,长达千行,涉及傈僳族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傈僳族先民的历史生活,反映了傈僳族古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内容包括傈僳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象、节令气候、种植养殖、生产生活、传统医药、求神祈福等,是一部从不同方面反映傈僳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百科全书”。
汪忍波著作傈僳族二十四部”祭天古歌”手迹 摄影:赵天祜
古代傈僳族信仰万物有灵,认为一切具有生长和活力的植物、动物、河流、日月、星辰等物质皆具有灵魂,形成了自然崇拜。傈僳族一直以来把自己的一切生产、生活都寄托于神灵,相信神灵就在身边,神灵会保佑自己,把世间万物都称为神,如,天神、山神、火神、龙神、家神等,天神地位最高,并举行与此相关的祭祀仪式和活动。其中维西县叶枝、巴迪、康普等傈僳族村寨举行的祭天仪式最为隆重,祭天仪式就是祭祀天神。
傈僳族举行“祭天仪式” 摄影:杨立新
祭天仪式这一习俗世代相袭,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农历冬月(傈僳族正月)举行一次,由占卜师进行占卜择吉日而举行祭祀活动,在村中空地或附近山坡上全村共祭,历时三天三夜,由仪式主持人(祭天大师“尼扒”)吟唱傈僳族“祭天古歌”24部,村寨男女老少都自觉聚集到祭天坛,聆听祭天师吟唱祭天古歌24部。“祭天古歌”的吟唱是很庄严肃穆的,而且吟唱还有禁忌,首先是女人不能吟唱,这和傈僳族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有关;其次是平时不能吟唱,平时吟唱祭天古歌认为是不吉利的,会触犯神灵而遭受厄运。
叶枝镇新洛村老艺人熊跃主持祭天仪式 摄影:杨立新
祭天仪式的祭品以中间盛有水的大南瓜为主,传说人在出生后喝了南瓜中的智慧水才会讲话,因而把南瓜作为主祭品(也有用葫芦),天神是万物的创造者,五谷、肉、酒、茶等一切洁净之物都可为祭品。
举行祭天仪式用的祭品摄影:杨文志
一般只有被群众公认并且能通神的特殊人才来担任祭天大师“尼扒”。祭天仪式上,祭天大师吟唱的“祭天古歌”24部的内容为叙述天神造物经过、宇宙中各神事物的演变过程、感谢天神保佑、请纳贡品、请求天神继续赐福人间、讲述祭品来历、表达虔诚之心。主祭“尼扒”必须在三日前沐浴更衣,停食一天。
傈僳族祭天仪式主持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余德华(已故)摄影:杨文志
上世纪初,维西县叶枝镇新洛村农民汪忍波(1900-1965年)创制了“傈僳音节文字”,并用“傈僳音节文字”记录了“祭天古歌”24部。“傈僳族音节文字”应用后,汪忍波在同乐大村招收了数以百计的弟子,当时同乐、新洛“第一代”弟子把“傈僳族音节文字”运用于记公分、记账目、写对联、祭祀活动。汪忍波用毕生的经历传授着自己发明的文字,造福乡邻。后来,一代又一代傈僳族人相继把“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下来。
第二十代祭天师、傈僳族音节文字创始人:汪忍波(1900-1965年)
傈僳族学者罗常培、张征东、木玉璋、浩杰辉、丰庆忠、汉刚、李汝春、蔡武成、余胜祥等同志整理译注了傈僳族二十四部“祭天古歌”中的十七部,于1999年出版了《祭天古歌》一书。傈僳族学者汉刚先生及其团队经过长期调查,在1999年出版的《祭天古歌》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完成了“祭天古歌”24部的收集整理,并由汉刚、李贵明等傈僳族知名学者译注再版的傈僳族音节文献《祭天古歌》也即将出版问世。傈僳族“祭天古歌”也因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傈僳族二十四部”祭天古歌”第三部译注摄影:杨文志
傈僳族二十四部“祭天古歌”记载的是傈僳族最重要的宗教仪式(祭天仪式)中呤唱的二十四部经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是研究傈僳族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文化递变、民俗形成以及民族关系、道德准则的宝库。傈僳族“祭天古歌”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记录的文字是用傈僳族自己创造的傈僳族音节文字,它是被国家认定的最后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同时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认定为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这对研究傈僳族音节文字提供重要的依据。
傈僳族第二十代“祭天师”哇忍波出生地及音节文字发祥地——叶枝镇新洛村米俄巴 摄影:杨文志
文稿:维西县文化遗产保护所
整理编辑: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