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省级名录>传统技艺>详情传统技艺

省级非遗 | 迪庆藏刀制作技艺——是刀光剑影的传奇,更是传递情感的厚礼

日期:2018-09-09点击:2729次

“迪庆藏刀制作技艺”于201762日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刀制作技艺已有接近二千年历史,早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吐蕃就掌握了铜、铁、银的冶炼技术,止贡赞普时代(土蕃第八代赞普,推测为公元12世纪)就由明确记载开始锻打腰刀和盔甲。

 

公元7世纪初,那时唐朝建立统一政权,在西藏高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松赞干布非常重视与唐朝的往来,先后两次派遣大臣赴唐请婚。当文成公主入藏时,唐王除陪嫁大量珍宝外,还以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多种和大量工匠等作为嫁妆,其中即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藏族冷兵器是在汉、唐的影响之下奠定其基本形制的。从藏族长刀来看,其造型传承了汉、唐长刀的风格。藏刀刃都是直刃、单锋、圆弧刀尖,刀背起脊、复合锻造,这些特点与出土的汉、唐长刀非常相似,唯一不同在于汉刀带有圆环于刀首。

 

藏刀被称为藏民的三宝之一,故有“人不离刀,刀不离人”之说。实际上,“人刀不相离”的说法除了指随身佩戴的习俗,还有人与刀互相依存的社会关系。藏民族对刀的钟情,既源于对自我生命的保护意识和对原始英雄主义的崇拜,同时也是从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中演绎出来的一种文明与信仰。

 

迪庆州境内藏刀传统制作技艺分布区域主要在建塘镇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保和镇等经济、文化、商货相对繁荣的小集镇。后来随着经济活动往来的频繁,文化融合趋势的加速,藏刀制作工艺也有向上述周边区域辐射,藏刀习俗文化随之在中心城镇周边传播而来。

 

藏刀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为破料—烧料—打制—整形—淬火—打磨—錾花—装配几个工序,每道工序精致、考究,有完整的技术规范和规制。而根据不同的刀具形制、使用功能、范围、配戴和收藏者身份也会对工艺要求添加一些特殊要求,但以上8个步骤是基本步骤,一般都会在师传徒承过程中严格尊崇。迪庆州境内最具代表性的藏刀有卡卓刀、卡萨刀两种。

 

迪庆藏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与藏族长期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劳作需要。迪庆藏族由于长期处在一种游牧状态,野外防御和饮食简易促使其发现了匕首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的改良,由腰刀而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工艺审美价值的特殊产物。不仅是实用性很强的用具,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最重要的是它的身上烙印着民族的灵魂,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群众基础。

 

在藏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并传续而来的刀文化,既是现实生活需要、生产劳动必备;也是寓意吉祥、辟邪、驱害,像征友谊、传递情感的信物。一把藏刀,可以是普通人身上装饰之物,也可以是一段传奇,一段记忆;可以是一场战争中的刀光剑影,也可以是一份寓意友好交往的礼物,也可以是一件珍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藏刀也是藏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象征高贵、象征勇气、象征敬畏,也象征财富和生活艺术。

 

藏刀在藏民中也常作为送给新生婴儿的厚礼,寓意平安、吉祥、辟邪、驱害,藏民一般七岁便会得到第一把藏刀,代表了吉祥、平安、庇佑的祝福,在藏传佛教寺院里供奉着手持长刀的文殊菩萨便是开启愚钝、赐予智慧的象征。

 

有了藏刀的见证,爱情才有余韵,友谊才会长久。这样实用性、双重属性使得藏刀多了一份温润的意趣,少了一份寒光杀气。这就是藏刀在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刀习俗、刀文化,超越实用性的民族气质和精神追求。

 

千百年来,迪庆藏刀完整保留了藏族传统的文化基因,凝聚了藏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的文化血脉。但很多传统制作技艺在非常历史时期,一度被停滞,濒临失传。经过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努力,迪庆藏刀重放异彩,传统制作技艺已经发展到30多家,有力推动了传统藏族工艺刀具生产制造、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