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3点击:7464次
迪庆热巴斯农传习中心(下)
“斯农热巴”属于藏族热巴艺术中的“流浪热巴”,流行于康巴地区,历史渊源深厚,自成一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斯农热巴穿越一个又一个无法了望的空间,成为卡瓦格博山下开花结果的一支绚丽歌舞奇葩。
上期,小编为您介绍了斯农热巴的传说,技巧及曲调。本期,小编带您了解斯农热巴表演的服饰文化及传承发展。
服饰道具
斯农热巴男子服饰主要有大襟短袄、楚巴、彩色藏裤、长筒藏靴,腰部系黑白花纹绳,绳穗垂于小腿,舞动时向四面辐射,增添动感。
女子上身着长袖彩绸衫、外罩无袖大襟长衫,用彩色腰带围系,腰前系七色横条纹围腰,脚穿自制女式藏靴。头饰用蓝色毛线编成头套,在头套上分节绕上红、绿和粉红色三种毛线点缀,再接上两节约六寸长、绕有银丝杆的红丝线缨穗。佩戴时套上头套,将两节银丝杆斜插在额顶右侧,红丝线缨穗则垂于右耳后。
道具(乐器)
“夸松”(手铃)是热巴舞中男子的主要道具,黄铜制作,形如浅锅状;“阿”(带柄鼓)则是女子使用的主要道具,双面蒙皮,中间插一木柄,用细长的弯竹制作“阿加”(鼓槌)。
“夸松”(手铃)
“阿”(带柄鼓)
跳舞时,男子摇手铃,女子击鼓,相得益彰。此外,常见的道具还有“哑安”(牦毛尾巴)、“吓吗”(马鹿面具)、“佐姆吗”(牦牛面具)、“岗正”(脚铃)、“比央”(马尾弦子)、大鼓、镲等。总体来说,不管是服饰还是道具,斯农热巴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整个迪庆热巴中独树一帜。
“哑安”(牦毛尾巴)
“比央”(马尾弦子)
“佐姆吗”(牦牛面具)
大鼓
“吓吗”(马鹿面具)
传承和发展
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斯农热巴早先只在本村活动时演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斯农热巴从20世纪80年代起走出高山深涧,迈向海内外。
1986年,德钦县业余演出队带斯农热巴到西藏的昌都、云南的昭通公演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1999年应香港宏韵文化和中国昆剧古乐协会的邀请到昆参加演出,斯农热巴荣获“兰花金奖”;2000年12月,斯农热巴舞随奔子栏民间锅庄艺术团,赴马来西亚演出,得到马来西亚人民的高度评价;2003年1月,应中华民族博物院的邀请到首都北京演出,受到了国家民委、文化部有关领导及哥伦比亚大使布穷先生的高度评价;2004年,受邀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庆祝活动;2005年6月,获迪庆州首届歌舞乐大赛一等奖;2006年9月,参加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斯农热巴获金奖。
应香港宏韵文化和中国昆剧古乐协会的邀请到昆参加演出
斯农热巴舞随奔子栏民间锅庄艺术团,赴马来西亚演出
斯农热巴在2012年全州民兵工作会议上舞蹈演出
2014年11月,斯农热巴和州内其他热巴舞一道,作为民间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的“斯农热巴”在老一辈艺人以及以农布为代表的年轻一带传承人的推动下,成为了德钦县民俗文化的一个品牌。在斯农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演出一场完整的热巴了。
全村60多户人家,每一户都至少有一个是热巴舞者。在斯农村,经常可以看到看到一家两代人同台表演热巴的情形,“全民皆热巴”已经是斯农村的真实写照了。
代表性传承人
农布,男,藏族,1970年出生于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从小喜爱民俗文化,年少就在斯农老家登台献艺,熟练掌握了热巴的各种舞蹈技巧和各种唱腔,如今在村里农布是“热巴头人”(每次热巴舞时排在第一个的,必须精通技巧、唱腔、还要会拉热巴弦子)。擅长难度很高的单项技巧“称姑”(单腿转圈)、“称帕”(斜身双脚腾空跳)、“达来顶拥”(一人跳上另一人的肩上,绕圈行走)等等。带领团队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出版热巴弦子和热巴序曲民族音乐专辑。
农布与德钦县文化馆格玛品楚老师一起注册了德钦县唯一表演团体“卡瓦格博民间艺术团”,担任副团长。2007年4月被命名为迪庆热巴(传统舞蹈)州级传承人。
斯那吾木,女,藏族,生于1953年,德钦县云岭乡斯农行政村斯农人。斯那吾木天生具有优美的嗓音,自幼与同伴一起跟随本村热巴老艺人,学会了“热萨玛”演技,她在传统热巴第二场,摸拟舞“佐姆岗措”中担任主题歌《阿仲啦哟》的演唱者。不仅掌握热巴技艺、锅庄舞、弦子舞、敬酒舞,而且懂得搓羊毛、拧绳、编织等多种藏族手工艺,是本村妇中属掌握独特技艺的艺人。2007年4月被命名为迪庆热巴(传统舞蹈)州级传承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