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6点击:6417次
维西叶枝同乐阿尺木刮传习中心 (上)
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不仅是傈僳族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傈僳族历史化的重要依据。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期,小编带您走进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阿尺木刮传习中心了解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由来以及音乐、服饰。
“阿尺木刮”歌舞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主要流传在维西县康普乡、巴迪乡、叶枝镇一带。傈僳语“阿尺木刮”之意为:“阿尺”为“山羊”;“木刮”为“歌”或“调”。翻译为“山羊之歌”或“山羊调”,现统称为“山羊的歌舞”。当地的傈僳族中有的还把它称为“倮当木刮瓦器”(“倮当”,傈语,意为江河上段)或“矣乃扒瓦器”(“矣乃扒”傈语,意为河沟上游的人),而县内傈僳族和其它民族则通称为“阿尺木刮瓦器”,简称“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的产生无文字可考,但根据老一辈傈僳族讲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过着采集、游牧、狩猎的生活。与外界几乎没有往来,天长日久,渐渐与他们饲养的山羊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与羊朝夕相处,他们掌握了羊的生活习性,熟悉了山羊的声音、动作,人们似乎已能与羊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常常模仿它们的动作、声音。经过漫长岁月模仿,于是形成了“阿尺木刮”歌舞,此舞集中反映出傈僳族先民的生活特点。“阿尺木刮”歌舞是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2000年1月30日中共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叶枝为“傈僳族特色文化之乡”;2001年4月18日,在省会昆明召开的“历史文化名镇”研讨会上,叶枝正式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阿尺木刮”歌舞在其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1年6月23日,国家“三江并流”名胜风景区申报世遗专家级亲临叶枝镇进行考察,对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作出了高度评价。2006年5月,“阿尺木刮”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6月,“阿尺木刮”歌舞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盛世中华》开幕式的演出;2014年9月,云南省第十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维西县组织的千人阿尺木刮表演队,再一次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2015年9月,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组织的傈僳族“阿尺木刮”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参加此次展演活动首次把傈僳族“阿尺木刮”推向了世界。
“阿尺木刮”歌舞为无乐器伴奏的歌舞,舞蹈从起跳到结束,始终以歌唱伴奏,脚步随歌唱节奏而踏步。音乐以领唱与合唱构成。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的为合唱。开始无论男队或女队先领唱都可以。如男队领唱者领唱时,参舞者随着节奏顺时针方向走动,到最后一句,男队队员用衬词帮腔合唱,然后停止歌唱,全队队员按原节奏踏脚起舞两圈。接着女队领唱者领唱,参舞者走动,女队队员仍然在最后一句帮腔合唱,全体踏脚起舞两圈。如此循环往复,节奏渐渐加快,可以长时间进行下去。
“阿尺木刮”在长期的流传中,傈僳族群众对它进行加工创造,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舞蹈有十余种跳法,而每种跳法都有其自己的名称,自成一个独立的舞蹈。跳时可随人们的习惯、喜好只跳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在叶枝一带最为流传的传统跳法有“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等。
“阿尺木刮”歌舞无乐器伴奏,伴舞之歌通称“阿尺木刮”一般可分六个乐曲,其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较为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乐曲悠扬婉转,唱时多以颤抖音出现,尤其是开头的一声,悠悠长鸣,音调曲折多变,包蕴着丰富的感情。整个乐曲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使人仿佛置身于高山牧场,引发出丰富的联想,婉如跟山羊进行亲切的交谈。
“阿尺木刮”的唱词内容异常丰富,从天上唱到地下,从高山唱到江河,从大自然唱到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时代唱到今天,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可谓是包罗万象。这是一部傈僳族的百科全书,年轻的傈僳族一代就是从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
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流传区内的傈僳族服饰,与维西县境内其他地方不同,显得更为古朴,且有武士的英勇气概。清代文人余庆远的《维西见闻录》曾对古代傈僳族衣着装饰作过记载:“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裤及膝,衣齐裤,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据考察,现代傈僳族中尚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传统,仅有叶枝境内的傈僳族。叶枝的傈僳族服饰与怒江地区的傈僳族服饰有很多区别。但根据傈僳族迁徒的历史和路线,怒江地区的傈僳服饰保留了叶枝一带傈僳的一些传统。
男子服饰:头戴“壳扒腊哄”(傈语,用羊毛擀制的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缅”(傈语,红丝线),内穿大襟白短褂,外穿前襟开口的黑白条纹长衫(用自纺自织的细麻布制成,腰腹以下开口分为三片,左右各一片,后面为一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傈语,专门制做的绣花口袋),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打羊毛带或麻带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在一般多穿胶鞋。若是已婚男子,左耳还要坠“那柯”(傈语,硕大的银耳环)。发间装饰“阿木数吕”(傈语,用表杆编成的缨络)。
女子服饰:头戴“呙亨”(傈语,用蓝布制成的三角尖帽,直角对上) “亨”上用“矣玛”(傈语,小海贝)缀成花纹图案,前面钉三块“普扁”(傈语,直径十公分左右的银制圆片) 头发分两辫从后背直垂到腰部,称为“部止”,在“部止”上还要装饰“拉本”(傈语,用贝壳制成的饰物)。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三串“来俄马省”(傈语,五彩缤纷的珠子) 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长袄,外罩紫红或黑坎肩,下穿细白麻布制成的白褶裙,裙外系绣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子、绑腿与男子差别不大。维西县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在国内外已享有较高的声望,“阿尺木刮”这种傈僳族特有的歌舞在各种媒体中广为宣传,使人们对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