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保护区>详情保护区

维西叶枝同乐阿尺木刮传习中心 (下)

日期:2021-11-16点击:6294次

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巡礼


维西叶枝同乐阿尺木刮传习中心 (下)





维西县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阿尺木刮”是傈僳族世代流传的自娱歌舞,是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形式多样、舞姿豪放、唱词丰富,包括天文、地理、节气、栽种等,是傈僳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傈僳族的创造才能和音乐舞蹈的智慧,展现出独特的歌舞表演天赋,是研究傈僳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窗口。






上期,小编带您了解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由来。本期,为您介绍“阿尺木刮”传承发祥地的云南省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及“阿尺木刮”传承情况。










云南省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维西县叶枝镇同乐傈僳族村寨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在公元794年(唐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寻夺取神川都督府,施蛮被击破,施蛮百姓大部份迁往维西境内,聚居在澜沧江上游,成为了维西傈僳族的先民,从那时起同乐就有了傈僳族人民生活的历史足迹。



同乐山寨5.jpg




同乐傈僳族村寨建房布局完全保持着傈僳族悠久的传统风貌,井杆式木楞房占 98% 以上,具有傈僳族民居的代表性特点。同乐傈僳族歌舞独具特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阿尺木刮”的发祥地和传承地。同乐傈僳族能歌善舞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微信图片_20210826164000.jpg




“阿尺木刮”十几个舞段的“瓦器”舞在傈僳族大小喜事、各种节庆活动上都不可缺少,传承了百年,且常跳尤新。











同乐傈僳族风俗习惯简介



叶枝同乐傈僳族由于深居横断山高半山区,山势险峻,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相对有限,其习俗具有形态多样化,却又在传承和保护上相对完整。总的来说,同乐傈僳族的习俗基本上以当地原始宗教、文化特点、生产生活方式等为主。

同乐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奉鬼神。在各种生活生产劳作中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砍树建屋要祭祀山神;上山狩猎、采集要祭祀山神;开荒种植祭祀山神;人生病了祭祀山神等等。在祭祀活动中要吟唱从远古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古老“颂歌”,这是神灵与傈僳族直接“交流”的方式。




IMG_9358.jpg




同乐傈僳人不论男女,一般在十三岁前不穿裤子或裙子,仅穿麻布长衫,腰系布带。年满13岁的孩子要请舅父、舅母或同族成年人帮穿戴,举行庄严的穿裤(裙)成人仪式,把13岁作为成人的开始。成人后可以自由恋爱,同乐村过去和现在都有与其它民族通婚情况,但稀少。同一氏族可通婚,但家族内不能通婚,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个别多妻,兄弟转房、童养媳现象……

叶枝镇同乐村是傈僳族文化的发祥地,在同乐村还依旧保持有傈僳族最为传统的各种习俗。其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同乐傈僳族对自己的说法是“顺着太阳落的地方走”,“追赶太阳的民族”。在长期的游牧、采集、狩猎过程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习俗传统文化,在祭祀、婚丧嫁娶、生产劳作、盖房建屋、栽种作物、收割庄稼、上山狩猎等活动中无不彰显着同乐傈僳族与自然抗争的力量,无不彰显着同乐傈僳族的智慧。









维西傈僳族服饰制作工艺概述



傈僳族大多居住在高半山区,气候寒冷,交通极为不便,傈僳族先民为了御寒取暖,采用自种的麻、棉。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服饰制作,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最初的傈僳族服饰是用自己种的麻、棉来作为原料纺织而成,不加染色,非常粗糙。经过漫长的沿袭和传承,创造掌握了一整套纺线、织布、染色、刺绣等制作工艺。不断完善了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




手工纺线是傈僳族妇女传统织布的绝活。.jpg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羊毛成为了制作服饰主要原料。用红树根熬成红色浆汤浸泡染色或矿物质浸泡染色方法染色布匹,使原来的无色变成了有色。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形式多种多样,颜色更加丰富。




手工纺线.jpg




傈僳族服饰制作的工艺流程:采麻、棉一纺线一织布一剪裁一缝制一刺绣。




传统纺织布料.jpg




制作流程都具有一定的技艺。主要工具有:格乐(傈语,意为:线捻子,纺线工具),切来(傈语,意为:绕线车),捂咱(傈语,意为:循环器),织布机等。




同乐傈僳族山寨的“阿尺目刮”舞蹈服装全是传统的手工纺布.JPG








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传统生产、生活简介




傈僳族聚居地多山高、坡陡,生产生活大多还保留着牛耕和人背马驮的现状。众多生产生活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P1030722.jpg




生产工具有:犁(傈语“腊坷”),过去是自己制作犁头、犁架,现在大多从商店购回犁头,自己制作犁架;刀(傈语“阿塔”),是早期“刀耕火种”的主要耕作工具;锄(傈语“果”),锯齿镰(傈语“腊撮”)等。




_傈僳族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编织,.jpg




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心灵手巧。传统技艺历史悠久。

竹编:有竹篮、竹篓、簸箕、背箩、竹筛等。

草编:有阿木数吕、阿木欠吕。

木器制作:有木缸、水桶、木瓢、木槽、木碗等。

冶铁:有犁头、刀具、锄、镰等

房屋建造:木楞房、庄房、火房等。




余秀芝——生长在同乐傈僳山寨的全国人大代表,傈僳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她白天忙玩活计,晚上制作民族工艺品.jpg








同乐傈僳族狩猎简介



现在的傈僳族已进入了定居的农耕经济阶段。由于同乐傈僳族所居住的地域多属高半山区,交通通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在同乐依旧保存着落后的生产主活方式。狩猎和采集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P1030773.JPG




狩猎工具主要有:长刀、弩与箭、铜炮枪、扣子与甩杆、网、粘胶、夹子、猎狗等。狩猎的形式有,静猎:指通过设置“扣子”(索套)。陷井、地骛、地枪、铁夹、网等工具猎捕动物的一种方式。通常是个人在秋冬季节进行。寻猎:一般是指上山寻找可猎捕动物的狩猎方式,主要猎捕对象是羚牛、斑羚、黑熊、野猪、獐子等远离人类生活区的大型动物。围猎:是一种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的狩猎形式等等。




P1030792.JPG








傈僳族音节文字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只能靠刻木、结绳记事。民国12年。即公元1923年。叶枝镇新洛村农民哇忍波经过长时间酝酿之后,用10余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套音节文字。将文字编成长短不一而又大致押韵的291句,易读易记,字数共1039字。哇忍波作为傈僳族祭天仪式第20代主持人,曾长期在同乐大村通过“阿尺木刮”歌舞吮吸了大量傈僳族文化精髓,为创造傈僳族音节文字奠定了基础。

傈僳族音节文字应用后,哇忍波在同乐大村收了数以百计的弟子。当时同乐、新洛“第一代”弟子把傈僳族音节文字运用于记账目、写对联、祭祀活动。后来,一代又一代傈僳族人相继把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下来。



微信图片_20210825180721.jpg




傈僳族音节文字的问世,对当时叶枝、康普、巴迪等地的傈僳族群众在使用音节文字记录工分、账目、对联、广告、书法、组织祭祀活动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用音节文字记录了傈僳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很多宝贵文化财富得以保存。

余向忠是众多优秀的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人之一,属叶枝镇新洛村米俄巴人。余向忠收藏了哇忍波的著作《音节文字手抄本》手迹,在此基础上自己还编写了部分《音节文字手抄本》

今天,傈僳族音节文字已面临濒危状况,仅有余向忠为代表的极少数老人能懂一点。目前我们应尽可能把音节文字保护下来,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1082518172510.jpg

微信图片_202108251817259.jpg






国家级传承人




熊自义,男,傈僳族、1941年生于维西县叶枝乡新洛村米俄巴村民小组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慧过人,不仅是各种农活行家好手,还向音节文字的创造者——哇忍波学会了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各种“木刮”。成为邻近村寨节庆或婚丧嫁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2002年,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民间音乐师。

熊自义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傈僳族的聚居地,流传有祭天古歌、故事传说、占卜文书、天气测算等珍贵的文献资料。各种“木刮”、 歌调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傈僳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哇忍波的嫡传弟子,熊自义继承了老师在本民族曲艺艺术上的技艺。近几年来,傈僳族古老的民族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熊自义更是老当益壮,组织了八十人的“阿尺木刮”表演队,每到农闲就进行排练,使村中年轻一辈都能熟练掌握历代相传的古老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排练出五角星、八卦图、汉字及音节文字字形图案等复杂的队形。




熊自义.jpg










李碧清,男,傈僳族,1968年8月出生,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人,是有名的“阿尺木刮”领舞者和组织者,在当地有一定的声誉。被同乐村民称为“阿尺呙斗”(意为:领头羊)

李碧清自幼生活在“阿尺木刮”的故乡叶枝镇,从小受“阿尺木刮”歌舞的熏陶,跟着长辈唱跳“阿尺木刮”。成年后,由于他在歌唱和舞姿较为出众,被当地群众称为“阿尺呙斗”。经过学习,李碧清基本学会了“阿尺木刮”的所有唱腔、唱词和舞段。

1989年起李碧清就担起村中“阿尺木刮”的真正角色,舞蹈以粗犷、豪放、质朴赢得了群众的青睐,一时名声大作,周边村寨的众多喜爱“阿尺木刮”歌舞的青年都来向他学习。李碧清在生产劳作之余积极向他们传授“阿尺木刮”的各种技艺。

“阿尺木刮”作为群众性的自娱性舞蹈,在舞蹈队形上没有具体的要求,李碧清在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统一的舞蹈队形,使得这一古老的歌舞有了生机,不仅舞姿自由而且既有观赏性。




李碧清.jpg








省级传承人



余信芝,傈僳族姓名“贵散鲁”,女,1955年8月生,傈僳族。

余信芝从小就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别人做事情,尤其喜爱学习本民族的纺织和刺绣,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现在她纺织出的布匹和刺绣品在村里和市场上被大家最为认可,很多人都喜欢请她为自己编织布匹,而且以穿她织的布匹衣服为荣,现在,余信芝仍然在传承她的织布技艺,收了余方芝等许多徒弟。

200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民委授予为民间“美术艺人”的荣誉称号。



余信芝.jpg










余秀芝,傈僳族姓名“龙格咪”,女,1983年11月出生,傈僳族。

余秀芝从小就比较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小学三年级后就被迫辍学在家务农。从小爱动手动脑的余秀芝每到田间找猪草时就会找一些如麦秆、干草、柳条等编织一些小东西。余秀芝一边帮家里做农活,一边跟着哇洒咪学习麦秆编织艺术,余秀芝由于勤奋好学,麦秆编织水平提高很快,并且小有名气,她编织的作品很受村里人的青睐,曾接受过各种电视媒体的采访,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民委授予为民间“美术艺人”的荣誉称号。




余秀芝.jpg










余仙君,女,傈僳族,1954年出生,维西县叶枝镇新落村应夸底三组人, “阿尺木刮”领唱者和组织者。余仙君,从小生活在“阿尺木刮”的故乡,自幼受长辈们的影响,耳闻目睹“阿尺木刮”的各种演唱,渐渐融入到“阿尺木刮”的各种活动中。

余仙君从小虚心向父亲学习传统“阿尺木刮”的演唱技巧及内容。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医药、历法、栽种、建房、婚丧、嫁娶等等。余仙君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刮布宝志”(意为:调子王),在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演唱上有比较深的造诣,2000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阿尺木刮”话唱“音乐艺人”。




余仙君.jpg










蜂云波,女,傈僳族,1979年生于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

蜂云波自小心灵手巧,十二岁就学会了傈僳族传统的纺麻、编织、绣花等手工技艺,十四岁时学会了制作“阿尺木刮”男头饰“阿木数吕”的全套工艺,因手艺精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而倍受乡亲们的推崇。随着作品 的不断增多,蜂云波的技艺也日趋精良,花样也逐渐增多,但它始终表达着傈僳族崇尚自然的民族特征,讲述着傈僳族与大自然那种犹如母子互为依 存的关系,正是这种和谐的关系及其特殊的表达 方式,使人们对蜂云波的作品过目不忘,深为 喜爱。

2002年,省文化厅、省民 委命名她为民间美术艺人。




蜂云波1.jp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