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
首页>保护名录>保护区>详情保护区

纳西族东巴文化传习中心(上)

日期:2021-11-18点击:10421次

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巡礼


纳西族东巴文化传习中心(上)


东巴文化以其广博浩瀚的内容,形式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了纳西族历史社会的灿烂文明,凝结了纳西民族全部的精神文化。


东巴文化以本土宗教东巴教为载体,包括民族传统信仰、东巴祭司及其宗教、民俗礼仪,用纳西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古籍文献,以及东巴祭司所掌握的造纸、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


本期,小编带你走进纳西族东巴文化传习中心了解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了解东巴经书、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仪式及文化遗迹。

ZYJ_2241.JPG

ZYJ_2284.JPG


三坝,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后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民国27年(1938)年,设三坝乡,仍属第三区。1950年中甸解放,初设三坝办事处,同年6月设立三坝乡。1989年批准为三坝纳西族乡。

三坝乡政府-1.jpg

纳西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纳西族人口数为32.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0245%。

纳西族族源,据古文献资料和大多数有关学者的观点,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一带的羌人。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纳西族自称“纳罕”,三坝乡的东坝村和白地村还有自称“阮可人”的纳西族支系。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_DSC8748.JPG

纳西族现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县,其余分布在迪庆州的维西县、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四川省的盐源县、木里县及西藏的芒康县等地。


东巴文化

白地村史书上称“北地”或“白的”,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在整个纳西族东巴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有“白地东巴大”、“不到白地,不算大东巴”之说。

白地4.jpg

白地村

白水台03-神山下的白水台.jpg

白水台


东巴教

东巴教源于原始巫教,属于原始多神教,东巴教的基本特征是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以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穰灾和卜卦等活动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东巴教十分重视人死后能灵魂归乡,即回到迁徙前的故乡,因此有专门的“神路图”,纳西语称为“恒日屏”,“恒”即魂,“日”即路,“屏”即送,意即送魂路线图,即指引死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33 (50x34cm).jpg


东巴

东巴是东巴教祭师,意为“智者”。他们一般在家庭内部传承,父业子续,也有投师学成的情况,对知识的积累、传承历史发挥有重大的作用。许多东巴既是生产中的高手、生活中的能人,又是集巫、医、艺、匠于一体的高人。德高望重的东巴经师,要能颂几部主要经文,能写会画,能卜卦和算历法,能做法术、跳东巴舞、吟东巴调,并且要做过数次主祭。

教授东巴舞.JPG


东巴文

东巴文又称“纳西文”,共计1500个左右单字,是一种图画向文字过渡的符号系统。东巴文在纳西语中称“思九鲁九”,意为“刻在木石上的标记”,它至今仍被纳西族群众及东巴教祭师用来书写对联、信件、帐目、经典等,因而被国际学术界称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17图为纳西族东巴文。摄影:和红灿 版权所有:香格里拉市非遗中心.jpg


东巴经

因纳西族对东巴教的普遍信仰,历代东巴大师们造就了民间丰富的东巴经典籍。东巴经书不仅是纳西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产物,还不失为纳西族世代相传的百科全书和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在三坝境内的东巴典籍有关于丧葬、穰解、求福求寿、占卜、舞蹈等多种类型。从文学角度来看,《创世纪》、《董埃术埃》、《鲁般鲁饶》是纳西族东巴文学宝库中的三颗明珠,它们涉及天文、地理、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学科内容,堪称纳西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因而被誉为“纳西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图为仪式必备的东巴经典,每做一个仪式少则用东巴经典几十部,多则上百部。.JPG

东巴经由东巴经师用竹笔书写于自制的土纸上,经典类经书长约28-30厘米,宽约8-6厘米;占卜类经书及药书长只有8-10厘米。目前已知的东巴经书共计有1400多种,30000余册,目前保存在我国北京、台湾、南京、昆明、迪庆、丽江及美国、意大利等国家。2003年,东巴古籍文献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东巴画

东巴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画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可用于东巴经书的封面、题图、插画,以及做佛事时用的布帛卷轴画、木牌画、纸牌画、五佛冠上佛图等。

丧葬仪式中的东巴卷轴画.png

丧葬仪式中的东巴卷轴画

消灾仪式中布条画.JPG

消灾仪式中布条画

卷轴画,纳西语称“卓”,多用麻布做画布,以《神路图》为有名。《神路图》纳西语称为“恒日屏”,是纳西族东巴用于丧葬仪式中超度亡灵的一种长卷绘画,分地狱、人间、天堂三个部分,描绘了人死后其亡灵从地域中经过百般磨难转世为人,在东巴祭司的引导下来到神界和33层天上的一条漫漫长路。《神路图》宽有45公分左右,长可到20米,在中外学术界中有“古代宗教绘画第一长卷”之誉。

神路图.JPG

神路图

木牌画纳西语称“课”,长30-70厘米,宽8-10厘米,牌面上下端饰天与云彩、地与山水,中间绘鬼神、人物、坐骑等形象的舞姿、动态,祭祀后烧毁。

丧葬仪式中的东巴木牌画.png

丧葬仪式中的东巴木牌画

东巴经封面画往往画一方框,花边装饰,内写东巴书名,方框上方画一所颂的神像与神座。

五佛冠又称为神冠,是大东巴戴的帽子,用五张硬面纸板连缀而成,状似唐僧帽。

IMG_5187.JPG

五佛冠

东巴画用竹笔勾勒,线条图形稳定坚实,着色用松枝尖或毛笔平涂,色调明丽而协调,图形简洁凝炼,笔法流利圆滑,形态传神。

绘制东巴画.JPG

东巴画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东巴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具有浓烈的古朴风貌和民族特征,构思别致,形态生动,色彩鲜艳,在中华民族绘画宝库中独具一格。


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纳西族的传统古乐舞曲,东巴经书中有用东巴象形文写成的著名的舞谱专书《磋姆》。据《磋姆》记载,东巴舞最初是见到金色神蛙之跳跃而受启发,才形成东巴舞蹈。白地东巴舞分12大类,包括神舞、动物舞、法杖舞、战争舞、面具舞等,基本上用于宗教活动。

1.JPG

东巴习俗仪轨

东巴仪式又叫“东巴道场”,计有100多种,较著名的有祭天、祭风、祭署(龙)、祭长寿神、祭欢乐神、祭战神、祭山神、祭猎神、祭五谷神、祭村寨神、祭胜利神等,每个仪式都是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法器、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工艺的有机结合体。

三坝白地村的祭祀活动一年中多达三十多次,以祭天、祭署(龙)仪式为隆重。

祭天仪式

祭天是纳西族的主要仪式,由专职的“祭天东巴”主持。祭天于每年正月举行,分“古徐”、“古哉”、“普督”、“古珊”、“阮可”、“喜家”等祭天群体。白地纳西族极重祭天,自称为“祭天的子民”。在仪式上要祭祀天父天母,吟诵讲述天地万物起源,人类及民族来历,婚姻与文化缘起的《崇搬崇莎》等东巴经典,祭天仪式在祭天坛举行,不许家族以外人员参加,不许操本民族语外的任何语言,还特别使用一些仅在这个仪式上言说的词汇。有人认为,纳西族的祭天已从天体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

祭天仪式神坛

三坝纳西族分祭天肉


祭署(龙)仪式

祭署(龙)仪式在每年二月遇久旱不雨时临时举行,人们认为,署(龙)无所不在,是与人相对立的一种存在。署与人同父异母,分家之后,一主自然空间,一主社会空间。署与人和谐相处,即能共存共荣;署与人互相冲突,即会造成自然与社会秩序混乱,所以人类必须祭署。

祭署仪式

纳西民众拜署神


降威灵仪式

降威灵仪式纳西语称“汁章”,意为获取东巴教神祗及祖师的威灵附体。每一个东巴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东巴教仪轨及经书后,要由自己所拜的师傅在东巴教所信奉的灵洞外举行“汁章”仪式,通过祈求神祗和东巴教祖师的威灵附体的仪式,取得正式的东巴地位。“汁章”仪式以在白地阿明灵洞外举行为大,故在纳西民间有“不到白地不算大东巴”之说。

降威灵仪式加持

降威灵仪式诵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