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16点击:732次
10多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各项工作的推进,非遗保护工作正逐步完善与规范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更是为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古老的农耕文化传统随着古老村庄的消失和习俗的流变进入了快速转向遗产的时期,一些已成为遗产的项目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在不断开放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新的非遗认知观和实践观开始萌生。图片
集中展示: 传播方式的利与弊
目前非遗保护在推介传播方面主要以展览展示和文化博览会等方式开展,这种文化的“物流”方式向社会提供了集中了解非遗的平台,使非遗从封闭的地区走向城市公共空间,走近当代社会的大众生活,对普及非遗是非常有益也十分有效的。但当这种方式成为主要模式时就带来了弊端,当文化以“物流”的方式作为主要传播形式时,文化在原生地的传承传播就被弱化,而实际上文化在原生地的传播传承才是更重要且应当成为常态化的机制。
过度的展示、博览不仅耗资巨大,也成为一种概念化、政绩化的成果展示,受众效果存在局限性。举办一场大型展览活动有时几天就花费几百万元或上千万元,而基层在开展常态活动时却面临资金困乏的窘境,使得本身应是文化传承主角的农村、社区被边缘化。图片
传统手工艺: 低碳时代的时尚资源
在各级非遗名录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和民族民间手工艺门类,这些门类的项目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保护的重点,但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民俗信仰和习俗活动的淡化和流变引起了造物需求的减少甚至是消失。观察古代的手工造物史,造物的观念和形制是随着不同时代的生存需要而变化的。目前我国提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但以什么样的生产观念去传承,在传承中发挥多大的生产创造性,这使非遗生产性保护面临着多重多元的发展可能。
最近一些国外高端奢侈品企业开始把产品设计研发的目光投向非遗,有些品牌直接提出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寻找灵感、发现技艺,国内设计领域也在开发从非遗手工技艺中衍生出的产品。非遗手工艺品的技艺、材质符合低碳时代倡导的价值观,手工技艺体现了朴素的身心智慧和人性化的功能与审美,非遗中的手工艺传统或许会在低碳时代有一个渐趋光明的未来。图片
非遗教育: 学科开拓明显滞后
教育领域与非遗的联系是从自下而上的社会化项目开始的,应该说教育体制内有关文化遗产的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尚未进入实质阶段。但是,社会实践中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需求是很急迫的,和欧洲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相比,我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至今没有国家级的文化遗产管理学院,教育部也没有较高级别的文化遗产学科设制,基本是以相近专业替代式发展文化遗产专业学科的。
显然,相对于文化遗产实践的需求,教育领域的学科开拓严重滞后了。同时,专业研究缺乏社会学视野,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意义的个案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得到的是文本式的空泛理论,而现实的文化遗产问题并没有得到建设性的研究或解决。变革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包含着复杂和艰巨的实践内容,而有关文化遗产的国家政策、文化管理、文明研究、文化保护等系列专业问题,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学院发展才能得以真正解决。
作者:乔晓光,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中华文化报
转自:公众号“非遗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