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1-02点击:735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是由苑利、顾军撰写的,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是一本专门针对工作在非遗保护第一线上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量身打造的一本集专业性、好读性于一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读本。它沿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思路,分别设置了概念篇、价值篇、理念篇、传承篇、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等八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非遗保护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经常遇到且很容易令人产生困惑的诸多问题中,遴选出161个问题,对它们进行了明白晓畅而又准确到位的阐述、该书称得上是一本“说得透”、“看得懂”、“用得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本。
作者简介
苑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民族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系系主任,历史学专业带头人,北京文化史研究所所长,北京民俗研究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副
作为一本专门为工作在非遗保护第一线上干部群众撰写的非遗学通俗读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1、内容上“说的透”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固然会遇到诸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恐怕还需要从解决理念做起。正确的理念是科学保护的逻辑起点。如果在理念上出了问题,我们就会像小孩儿给自己系扣子——第一个错了,接下来将会一错到底。故而作者在本书161个问题中,作者用了很多笔墨,讨论理念的正误问题。如为什么“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并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什么保护非遗不能简单地将它们放进博物馆,为什么在非遗保护上政府只能当“管家”而不能当“主人”,为什么文化生态保护区不能建成一个肆意开放的系统等等,谈的都是理念问题。在作者看来,只有理念对了,非遗保护才不会跑偏。与速度相比,方向的选择更为重要。
2、形式上“看得懂”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有许多外来概念晦涩难懂,有许多专业知识深奥难解。在本书中,作者将晦涩的概念中国化、大众化,将难解的知识实践化、事例化,并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将以往一直无法说清楚的问题说的明明白白,讲得清清楚楚,从而使“非遗”走出象牙塔,成为一门“一看就懂”的学问。譬如作者通过非遗五大要素的提炼,解决了“非遗”概念的界定问题,通过“非遗”七标准的设定,解决了“非遗”价值的判定问题。通过历史上“走市场”的继续“走市场”,历史上不“走市场”的尽量不要“走市场”,而介乎两者之间者要谨慎走市场的阐述解决了非遗的商业化经营问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三原则,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开发以及怎样开发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能否进入市场并进行商业化经营或产业化开发,决定权不在我们的主观意志,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只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通常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3、功能上“用得上”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知识读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通俗但不浅陋,重学理但不空谈。作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本身就应该是一门强调可操作性的学问。如果学不致用,也就失去了设置这门学科的必要。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几乎直面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所有难题。如非遗保护中的“重申报、轻保护”问题,非遗传承中的缺斤短两问题,因“改编热”而出现的非遗项目“转基因”问题,因政府介入传承而出现的以“官俗”取代“民俗”问题等等。特别是在传承篇、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等部分,作者还对关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管理、经营等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都给予了深入的分析与翔实的解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但能发现、提出问题,同时还善于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田野经验,给出不畏推敲的对策与建议。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中所提出的“民间事民间办”主张,变“输血”为“造血”的传承人扶持方案,以及对传承人实施分类管理的学术倡议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这些贴近田野经验和工作实践的学术结晶,也使得苑利、顾军这对经常结伴行走于民间、做客于相关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教授的心血之作具有了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转自“守望与传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