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0-29点击:834次
10月23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作为本届非遗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内容,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同期举行,总结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和举措。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文化和旅游扶贫的重要举措。2018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各地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超过2000所,涉及非遗项目2200多个,带动了将近50万人就业和20多万贫困户脱贫。此次非遗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显现出非遗在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非遗项目兼具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了内生动力,为文旅融合的共生互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经济维度而言,非遗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为实现精准扶贫的物质富足提供了转化前提。非遗强烈的属地特征形成其鲜明的区域与民族特色,属于一种相对独有的文化和经济资源。在就业主体方面,非遗项目通过“授技”可以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多重效果,成为发展乡村特色经济的重要抓手;在经济业态方面,非遗经济能够打破传统三大产业分类壁垒,为乡村经济业态提供“非遗+”的模式创新;在品牌营销方面,非遗的属地特征使其成为产品与服务的天然品牌,如红安绣活、临夏砖雕、尼木藏香等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品牌价值。
就文化维度而言,蕴含地方文化特色与民族精神共性的非遗项目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启智扶志支持。同时,传承非遗项目还有着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天然优势。在此次非遗博览会上,无论是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果进行重点展示的湘西苗绣、壮族织锦技艺、热贡艺术等,还是黄河沿途九省区的兰州太平鼓、华阴老腔、花儿、豫剧等,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通过生产性保护与生活化融入,非遗项目所蕴含的鼓舞人心、催人上进、凝心聚力的共有文化精神能够给予各族人民充分的心理归属,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种保护和传承中,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实现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正是新时代文化扶贫的重要内涵。
事实上,经济或文化某一维度的单独作用都只是“扶贫”的具体举措,只有当二者以文旅融合等共生形态合力偕行,方可实现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现实来看,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与实践经验,业已取得了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为进一步借助非遗项目的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创造了先行优势。
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基地土家女儿城景区,坚持“以文融旅,以旅兴文”的发展理念,将玩灯拜年、端午祭祀等非遗展演活动和坝坝茶、巴土古韵等小调山歌等演出融入景区游玩项目之中,为地方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商家入驻,带动群众就业创业。2019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432万人,借助文旅融合取得综合收入约11亿元,成为非遗参与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典范与样板,为其他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之路。
同时,在文旅融合中,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为旅游赋予内涵,当地民众和游客分别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共同参与文化传播与观念形塑,最终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双重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在对非遗项目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价值挖掘与开发的同时,务必要坚持适度原则,注重其特色保护与内涵创新。相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非遗项目会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乡村振兴插上丰满羽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