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3点击:715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遗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内涵,所以,它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非遗介入旅游,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展示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景区在开发中,仍存在着明显的重物质资源、轻非物质资源的问题,即或使用了非遗资源,也仍能感觉到多数景区对非遗所含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并不到位。这不但会影响非遗资源开发的深度,也影响到非遗资源开发的广度,所以,重新探讨文旅融合,特别是探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功”与“过”,不仅必要,而且及时。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及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与传统仪式等6方面内容。下面具体分析非遗在景区重构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一)民间文学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通俗地讲,旅游就是“看景”。但一句“看景不如听景”,似乎又从根本上否定了“看景”的重要。为什么“听景”胜过“看景”?答案很简单:如果是单纯看景,那景观也许就是块并无太多景观价值的石头,但如果听当地人讲讲,人们就会从当地人的口中听到一个个有关于这块石头的故事,甚至会带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而这个“听”,指的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民间故事。这是一笔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旅游观光的全过程。如我们可以将这些传说故事融入讲解词中,作为民间解读的重要依据;可以将这些传说故事汇集成册,作为景区产品出售;可以将这些传说故事融入旅游设计,让人们一进云南石林就知道这里是阿诗玛的故乡。这些产生并流传于当地的传说故事,也是宣传推广、品牌再造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落地性和十足的亲和力,很容易让“死”的景观“活起来”,并让它在旅游观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传统表演艺术是一笔重要的旅游资源,但要用好并不容易。人们花费不菲的门票进入景区游览,要看的毕竟是“景”。如果反客为主,以“演出”代替“看景”,在客观上势必会削弱景区的主业。为避免“演出”与“看景”的冲突,笔者建议在演出时间的安排上,要有效控制时长,并尽量将演员的演出与游客的休憩放置在同一个空间;在演出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尽可能选取那些通俗易懂的,以展现形体美、音乐美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在演出内容上,要尽可能多地选取那些具有原生态特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如在西藏观看藏族人夯房顶时所唱的打夯歌,就比经艺术家改编改造并登上舞台的文艺演出要效果好得多。在景区,“生活态”的表演要远超“表演态”的表演。这是由人们希望通过旅游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的“旅游观”决定的。
(三)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传统工艺美术特指那些具有重要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的工艺美术类遗产。它对旅游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本身可以为旅游市场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它可以满足旅游六要素中有关“购”的需求。目前,机械生产的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这已经成为中国景区重构中的通病。而挖掘当地乡土艺术资源,很可能是解决这一痼疾的重要路径。
其次,妙趣横生的手工生产线同样是一笔很好的旅游资源。通过手工生产线的参观和体验,将传统手工生产中的主要门道和规律告诉游客,或是干脆让游客参与到手工生产中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感受。
当然,并不是每一种工艺美术产品制作过程都适合参观,像剪剪纸、吹糖人、捏面人,将这类项目植入景区当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像玉雕、牙雕之类需要非常安静的工作环境的非遗项目,并不适合生产线展示。
(四)传统工艺技术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传统工艺技术类遗产包括传统生产知识与传统生活知识两方面内容。传统生产知识是指与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活动有关的知识。目前,这类遗产的开发基本上还处于采摘、垂钓阶段,很难满足广大游客希望了解各地传统生产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利用这类资源时,要重点考虑当地传统生产知识的独特性,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如海南岛猴摘椰子、赶海、山兰稻种植、红树林海水养鸭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的项目。这类开发值得期许。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是指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这类遗产活用的关键,是突破口选择要准:传统服饰可以从旅游从业者做起,传统饮食可以从农家乐、渔家乐做起,传统住宿可以从传统民居大院做起,传统出行可以从短距离的接驳做起。
(五)传统仪式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所谓传统仪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型民俗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仪式所包含的上刀山、下火海、贯铁杖等特色项目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以重点挖掘。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仪式的最佳状态并不是“表演态”,而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态”。这就要求我们将仪式的功能充分发掘出来,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几出特技表演。
(六)传统节日类遗产在景区重构中的作用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如果运用得好,传统节日就会在旅游开发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一个景区也会因节日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与节令特点。
也许有人会以为中国的旅游单靠几个节日是很难拉动的。其实不然。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支系不同,一个节日在不同村落间甚至可以轮流半年之久。比如在海南岛,仅一个军坡节就能过上半年还要多。这是因为各村军坡节的日子选在冼夫人的到达日。由于到达每个村落的时间不同,各村军坡节的日子也就有所不同,这样一来,一个节日办上半年实属正常。将这些颇具原生态特点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能够大大促进旅游发展。
利用非遗开发旅游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非遗走进旅游市场,不仅可以使一些已经步入濒危的非遗项目因旅游而重获新生,而且适度开发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非遗一旦走进市场,就很容易按经济规律而不是按非遗传承规律办事。这样一来,以保持原汁原味为目标的非遗项目也许就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一)改编改造给非遗带来的破坏
非遗是历史上产生的,由于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又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所以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认识祖先文明。要想保护好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就必须确保遗产项目的真实,这一点与保护文物同出一辙。让非遗参与旅游,这对于那些历史上就“走市场”的非遗项目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对于那些历史上“不走市场”的非遗项目来说,很可能就是问题。因为这类遗产一旦进入景区,很可能就会根据旅游的需要而被改编或改造,其结果便是将一个个“真遗产”变成“伪遗产”。
(二)景观开发给非遗所处原生环境带来的破坏
1.历史街区改造给非遗所处原生环境带来的破坏
有些人一谈到“历史街区”,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它“旧貌换新颜”。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韵味尽失;二是自断财路。既然人们看的是传统历史街区,为什么不去好好保护,而非得让它焕然一新呢?历史上,北京的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是北京地方特色产品——如工艺美术类遗产玉雕、牙雕、花丝镶嵌、景泰蓝,民俗饮食类遗产都一处、全聚德、馄饨侯、六必居,服饰鞋帽类遗产盛锡福、谦祥益、瑞蚨祥等的集中销售地,最后都因过度开发而旧貌不再,以及由高房租带来的高成本而风光不再,这样的悲剧不应重演。
2.传统村落改造给非遗所处原生环境带来的破坏
传统村落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但作为承载了全国73%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这类资源也最容易遭到破坏。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各种“打造”,使传统村落“公园化”“城市化”“绿地化”。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就是不懂村落的人、不会欣赏村落之美的人在开发传统村落。他们的基本套路,是用城市的样子来改造传统村落,从而导致传统村落之美在改造中荡然无存。
3.复建仿古一条街给非遗所处原生环境带来的破坏
对于那些因改造已经没有了传统历史街区的地方而言,再造“历史街区”是个不得已的选择。但“再造”同样需要遵循规律,否则同样会给非遗的活态传承带来影响。这规律便是:
(1)再造铺面房体量不要过大,20~40平方米足够,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韵味。
(2)注意道路的蜿蜒曲折、建筑的高低错落,建筑样式要注意到时代与地域上的差异,万不可千篇一律,千店一面。
(3)街道不要超长。作为规律,街道通常不要超过600米。一旦超过,同样热闹不起来。
(4)通过走访老人,尽量恢复历史上原有街道的模样,以勾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三)制度设计给非遗所处原生环境带来的破坏
历史上,在国家5A级景区评审过程中,要求景区内不得有原住民居住。这种做法对旅游开发和景区管理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但对后续开发未必是好事。想想看,如果景区内不再有原住民,除空留下的一座座房屋之外,当地的歌舞还有吗?当地的音乐还有吗?当地的饮食还有吗?当地的手艺还有吗?当地的传统节日和仪式还有吗?统统都没有了。对于这些一无所有的、被“空心化”了的旅游地来说,要想打出高明的非遗牌是很难的。建议在今后国家级景区评审过程中,尽快取消这一限制。同时,也建议那些已经被“空心化”了的景区请回部分居民,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传统恢复起来。
总之,非遗介入景区开发,本身即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促进非遗传承,增加地方收入,同时还可以增加景区文化内涵,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但会破坏非遗的真实性,还会使景区因造假而使名声一落千丈。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作者简介: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