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动态 >>内容
高质量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举行
来源:迪庆州非遗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21
编辑: 迪庆州非遗中心
阅读数:

10月19日,以“共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高质量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香格里拉举行。经验交流活动中,各级资深专家学者为高质量创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言献策,全国23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代表交流分享建设成果及经验,有力促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本次高质量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迪庆州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

image.png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述云,迪庆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林浩,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翔,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马盛德,法学博士、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首席专家林继富,以及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单位和管理机构负责人等出席经验交流活动。

image.png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展开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单位的保护工作者分享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建设经验。

image.png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述云


image.png

迪庆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林浩


image.png

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翔


微信图片_20241104173908.jpg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马盛德


image.png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首席专家林继富


据悉,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以来,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是科学规划更加完备,先后制定实施《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规划》《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编制完善《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2025~2035年)》。

二是法规支撑更加有力。先后制定出台《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是保护成效更加明显。建设完成传习馆传习中心15个,传习所69个,传习点135个,有省级、州级传承基地15个,省级工坊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数达到 253项,代表性传承人总数达到520人。核心区内的116个文保单位,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等特殊文化空间场所得到重点保护。

四是参与氛围更加浓厚。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成为地区的一大亮点。非遗进校园活动已覆盖近 90%以上的学校,非遗活动民众普识率达到 80%,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整体性保护成果,不断的惠及全州的各族群众,并且融入到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当中。

高质量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既有利于推进迪庆各族群众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大香格里拉区域三省、九州市、八省二县市的文旅产业发展互补互促,合作共赢,更有利于共建共享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促进全国23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相互之间的交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