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
首页>非遗传人>详情非遗传人

省级非遗传承人蜂云波

日期:2019-04-21点击:1365次


蜂云波,女,傈僳族,1979年出生,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人。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公布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师”。

蜂云波自小心灵手巧,十二岁就学会了傈僳族传统的纺麻、编织、绣花等手工技术,十四岁时学会了制作“阿尺木刮”男子头饰“阿木数吕”的全套工艺,因手艺精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而倍受乡亲们的推崇。

在傈僳族的民族文化当中,“腊裱”(花口袋)是一种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它伴随着傈僳族几乎所有生活生产活动,干活用它装晌午,着装以它为装饰,恋爱用它来传情达意,若同其他民族结交朋友,则送上一个亲手编织的“腊裱”表达自己的诚意,因此,“腊裱”的制作是傈僳族少女成长中的必修课,其质量好坏,工艺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傈僳族少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关乎到她一生的幸福。因此,蜂云波也像所有的傈僳族妇女一样,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了“腊裱”的制作,但在技巧上,天性聪慧的蜂云波并不像其他姐妹一样完全模仿长辈们的做法和图样,而是创造性绣出自己喜欢的花样,这些花样即新鲜又大方,立即惹得一群小姐妹争相仿效,小伙子们也以先睹为快。

到了十四岁,蜂云波学会了“阿木数吕”的制作工艺后,这种独特的传统工艺深深的吸引了她,从此“阿木数吕”和“腊裱”成为她最钟爱的两样东西,一有时间,她就把它们拿出来琢磨,怎样才能做出什么新鲜的式样来?一天,她突发奇想,能不能将这两样东西融合到一起,做出一种兼具二者特点的东西来呢?蜂云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用色素白布做出“腊裱”的里子,再用麦秆编出40cm长的缨络作为袋须,“腊裱”的背带也用麦秆编就,然后将里子、袋须、背带连结起来,一件新的工艺品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这件作品,蜂云波将它称为“直俄朵腊裱”,意为大麦秆口袋,蜂云波把它挂在墙上,看上去俨然一幅精美的墙饰,它在“腊裱”原有的使用性能上,更增加了浓厚的艺术性,为傈僳族特有的工艺品——腊裱打破民族界限,走进千家万户打下了基础。

随着作品的不断增多,蜂云波的技艺也日趋精良,花样也逐渐增多,但无论怎么改,它始终表达着傈僳族崇尚自然的民族特征,它仿佛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讲述着傈僳族与大自然那种犹如母子互为依存的关系,正是这种和谐的关系及其特殊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对蜂云波的作品过目不忘,深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