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9点击:8182次
傈僳族瓦器木刮词曲创作与领唱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余春海
余春海,男,傈僳族,1973年2月出生,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人。2014年3月,被云南省文化厅公布命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余春海是维西县傈僳族传统歌舞“瓦器器”的词曲创作、领唱和伴奏者,也是重要的组织者。
“瓦器器”已于2013年12月入选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瓦器器”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迪庆州维西县的永春乡、攀天阁乡、白济汛乡、中路乡、维登乡等傈僳族为主的聚居地,在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德钦县拖顶、霞若等乡镇的傈僳族聚居区也有分布。在傈僳语中,“瓦器器”(音)意为汉语的“踏脚起舞”,俗称“傈僳锅庄舞蹈”,当地群众也叫“跳脚”。
余春海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自幼在傈僳族歌舞环境中长大,从小就与傈僳族的各类“木刮”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木刮”意为调子,是傈僳族瓦器器重要的唱腔部分。余春海10岁时,开始跟随蜂启方师傅学习傈僳族瓦器音乐的演唱和伴奏技艺以及舞蹈的跳法技艺。他对音乐有一种超凡的记忆,凡听过一次别人的演唱他就会记住音乐的旋律。村中的傈僳族瓦器“木刮”高手都非常喜欢他,在各种活动中都常常带他去参加傈僳族瓦器“木刮”演唱、对唱比赛。
由于家庭贫困,余春海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每当农闲之时,他就会认真学习傈僳族瓦器“木刮”,不断领会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内涵。他的家乡攀天阁乡工农村格来等村民小组,地处高半山区,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极为落后。余春海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感知生活,用真情创造出了“山寨恋歌”“火塘圆舞”等生动反映百姓内心世界的歌舞,这些歌曲深受傈僳族百姓的喜爱。每逢节日或村中有喜事之时,人们都会请他到现场组织和领唱傈僳族瓦器“木刮”。
余春海既是生活创作型的民间歌手,又是传统傈僳族瓦器 “木刮”的演唱者,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自从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以来,他不断带徒授艺,将自己掌握的唱法和技艺悉心传授给年轻人。此外,由他组织和领唱的瓦器“木刮”也曾多次登上省内外舞台,并荣获了诸多荣誉,如,2013年12月,在“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获得银奖和传承奖,2017年7月,《瓦器器》曲目《山吟》、《重逢时》,代表云南省参加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