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0点击:2033次
德钦藏族“百谐”领舞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加都
加都,男,藏族,1969年7月生,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委会斯农二组人,是当地藏族“百谐”祭祀仪式的重要领舞人,于2019年11月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百谐”汉语译为“刀赞”,是流传在藏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祭祀仪式。“百谐”产生于一千多年前的格萨尔王时代,早期是战前动员和鼓舞士气的方式。后来,“百谐”逐渐演变成集宗教、舞蹈、说唱艺术于一体的民间祭祀活动,成为民众节庆聚会时的一种娱乐性的文艺表演项目。“百谐”一般在重大的宗教活动中上演,寺院里每年举行的“格冬节”(即羌姆法会)以及每个村子举办大型神山祭祀仪式中都会表演“百谐”,由村里的男子们进行表演。“百谐”是游牧民族尚武精神的体现,既是对刀的称赞也是对刀所象征精神的一种称赞,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加都自幼受父辈的影响,而对藏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加都不得不放弃升学,选择回家务农以肩负起家庭重担,这也给他继续学习藏族民间传统文化创造了条件。
加都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掌握着各类民俗活动的主持技艺,是当地比较有名气的婚丧嫁娶和各种庆典的主持人,尤其擅长主持“百谐”祭祀仪式。加都在父亲和爷爷以及众多老艺人的言传身授下,逐渐掌握了“百谐”仪式的基本内容,包括唱词、曲调和舞步动作。经过四代人的传承,加都对“百谐”仪式的领悟较深,在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断探索之下,掌握了当地的三种不同的“百谐”,分别为“茸百”、“扎百”、“百夏”。
“百谐”仪式的领舞人,不仅要掌握“百谐”词句及舞步,还要掌握神山祭祀仪轨及活动程序。在整个仪式中,每个环节的着装、排列队形、舞步都有严格的讲究。加都熟练掌握着“百谐”仪式的整个流程和具体的内容,对“百谐”词句、曲调、舞步以及神山祭祀所有仪轨都娴熟有序,是当地“百谐”仪式的重要领舞者,受到当地人的认可和尊重。
加都总是身体力行地向年轻一代人传授“百谐”歌词和说唱技法,想方设法将自己所掌握的“百谐”内容传授给下一代人,常常教导村里年轻人参与保护传统文化。在加都等人的努力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百谐”等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百谐”,使得“百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