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
首页>非遗传人>详情非遗传人

李碧清

日期:2017-01-08点击:4153次

李碧清,男,傈僳族,1968年生,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人。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碧清1968年出生于叶枝镇同乐村。同乐村是叶枝镇阿尺木刮歌舞保存最好的村寨之一。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依靠种植与放牧为生。李碧清从十四岁起开始到山上放羊,并且喜欢上了在深山里唱阿尺木刮。他先后拜过三位师傅。拜师学习阿尺木刮并不需要经过特定的仪式,跟着师傅学习即可。李碧清的第一位师傅是“阿莫噶”老人。李碧清曾住在他家药材地的房子里,帮老人挑水,跟老人学歌。第二位是“黑格”老人,也是李碧清最喜欢的师傅。第三位便是新洛村的国家级传承人熊自义,李碧清时常向熊自义请教阿尺木刮的唱法。除了三位师傅以外,李碧清还“偷师”学过村里的丫巴普扎、戚和、隋佐、宜西几位老人的唱法。

阿尺木刮是一种歌舞结合的艺术,李碧清二十八九岁时,向宜西老人学习了阿尺木刮的跳法。对阿尺木刮歌舞的热爱以及长期的学艺,使李碧清练就了出众的歌声和舞姿,得到了同乐村村民的认可,33岁时,他成为了村中阿尺木刮歌舞的“阿尺呙斗”——领头羊。阿尺木刮以歌带舞,跳舞时调子一变,脚步也跟着变换。调子、脚步如何变换,都取决于领头者。作为“阿尺呙斗”,李碧清还负责在舞蹈中组织动作和队形的变换。舞蹈能否持续跳下去,关键全在领舞者身上。

李碧清是目前阿尺木刮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中掌握技艺情况较为全面的一位。他不仅熟练掌握阿尺木刮山歌、舞歌、酒歌的唱法,还能用笛子、树叶吹奏阿尺木刮曲调。他精通十余套阿尺木刮舞蹈的基本动作,并能解释动作的含义。他掌握的动作包括:“提托玛”(一步)、“瓦托玛”(五步,最为古老的跳法,常在过年时跳)、“尼托玛”(两步,山羊回头看主人)、“戳托玛”(六步)、“嘿托玛”(八步,羊羔吃奶)、“期托玛”(十步)、“拾托玛”(七步,撒种子)、“古托玛”(九步,羊羔受伤),“山羊大跳”、“左右翻身跳”、“山羊吃草”等11套。

李碧清是同乐村阿尺木刮的领舞者和组织者。自2005年起,他开始收徒。现带有徒弟余新华、李志兴、余泽明、余香等人。他的徒弟大多二三十岁,有的已成为州级或县级传承人。其中余香为女弟子,已经能领头唱调子。他11岁的儿子李云海也向他学习阿尺木刮,目前已掌握一部分调子。

由于阿尺木刮造诣较深,李碧清在2003年曾被维西县民族艺术团特招入团,2005年被香格里拉艺术团——香巴拉印象艺术团特招入团。如今,他每年有4-5个月外出表演,先后到过德宏、盈江、丽江、昆明、泰国等地表演阿尺木刮,还曾作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晚会《盛世中华》中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斗嘎来》的领舞,多次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李碧清还积极参加阿尺木刮进校园活动。他先后到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给大学生教授阿尺木刮,每周三还在叶枝镇小学给傈僳族孩子上课,推动阿尺木刮在青少年中的传承。

李碧清先后获得以下荣誉:

2003年在维西县首届歌舞乐大赛中获声乐类一等奖;

2005年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届香巴拉歌舞乐大赛中获声乐类三等奖;

2008年在迪庆州首届企业职工歌舞乐大赛中获声乐类三等奖;

2009年,李碧清表演的维西《阿尺木刮酒歌》《阿尺木刮舞蹈》《牧羊姑娘》《情歌对唱》在首届傈僳族民间原生态歌舞乐展演中,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