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汤堆村。其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出土的土陶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这样原始古朴的制陶手工艺还在尼西乡的藏族民间保留和传承。据有关资料记载,尼西乡黑陶手工艺产品在民国时期就进入了鼎盛时期,仅汤堆村每年黑陶收入就占了总收入的5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文化旅游大环境下,冲着尼西乡传统的原始制陶手工艺,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国人士越来越多,商贾也接踵而至,致使产品供不应求,使得尼西乡的黑陶制作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藏族黑陶手工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途,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种类多大40余种。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集古朴性与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目前,尼西乡汤堆村已有100余户人家依靠制陶为生,除了较重要的节日、农忙,都在从事黑陶制作,汤堆村因而也成了黑陶工艺村。
制陶原料:
藏族黑陶制品使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陶土,用三种原料混合而成: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白色黏土、红色黏土。
制陶工具:
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制陶工匠们从不使用现代技术,仅仅是几件木制工具和木板底座,就是他们所有的生产工具,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借助电动转轮。所需工作为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圆中帶方的圆底木板(相当于手轮)、长条形案板等。
工艺流程:
藏族黑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每件黑陶制作从开始到最终完成,必须依次经过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工艺流程。
制陶一般在自己家中进行,制作时多席地盘腿而坐,制陶的案子是一块条形木板,铺在地板上。因地处高原,室内阴冷,即使是夏天,也需穿着毛衣,腿上盖着棉毯。
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首先取来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需要用手捏制成大致轮廓,紧接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雕刻代表吉祥的图案,然后进行高温烧制处理。其烧制方式也较为传统,不需要在窑炉里烧制,而是在天晴无雨的时候,于露天空地上升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胚放进火里,直到器皿烧制到通红,从火中取出后,用锯末和炭灰覆盖,就变为质朴的黑色。成品色泽的好坏取决于陶胚堆放的技巧以及时间和火候的掌握。每一件黑陶制品都倾注了制陶工匠的心血和热情。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介绍到尼西的土鸡汤,正是用这种扁圆的黑陶锅煲制,它将土鸡原始的鲜味儿诠释到了极致。
文/图: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