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家级非遗 | 阿尺木刮:傈僳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管理员 创建时间:2017-09-08点击:1777次

“傈僳族阿尺木刮”于2006年5月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僳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洛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僳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生产劳作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傈僳族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快自由。

“阿尺木刮”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僳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僳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阿尺木刮”的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每队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木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较为独特。男子头戴“壳扒腊哄”(用羊毛擀制的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红丝线,用麦杆编成30cm—57cm长的装饰物和锦鸡毛发点缀头顶装饰,形似雄山鸡。内穿大襟白短褂,外穿前襟开口的黑白条纹长衫,腰腹以下开口分为三片,左右各一片、后面为一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专门制做的绣花口袋),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打羊毛带或麻带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在一般多穿胶鞋,若是婚后的男子或独生子,左耳环要坠“那柯”(大的银耳环)。

女子头戴“呙亨”(用蓝布制成的尖角帽),“呙亨”上用“矣玛”(小海贝或鱼牙,这是他们对海洋生物图腾的崇拜)缀成花纹图案,前钉三块“普扁”(直径十公分左右的银片,像征太阳、月亮),留长发编两辫垂直至腰位,称为“部止”,在“部止”上还要装饰“拉本”(用贝壳制成饰物)。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三串“来俄马省”(五彩缤纷的珠子,象征星星)。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长袄(象征白云);外罩紫红(少女少妇穿)或黑色(上年纪的老妇穿)坎肩,下穿细白麻布制成的百褶裙(短裙),裙外系刺绣的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差别不大。

1997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举办的40年州庆暨毗邻藏区文化艺术节上,阿尺木刮演出夺得金奖。从那时起更多的人领略了阿尺木刮的魅力,凡有重要活动演出,阿尺木刮都作为首选节目。到21世纪初,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当地政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对“傈僳族阿尺木刮”的搜集、抢救及保护力度,2006年5月20日,“僳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政府已在维西县叶枝镇建成阿尺木刮传习中心,定期开展传习活动,每年举行一次“阿尺木刮艺术节”,同时还开展“阿尺木刮进校园”活动,使“阿尺木刮”在当地得到有效的传承。

如今,“阿尺木刮”成为了傈僳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已多次登上州、省和国家级舞台,将充满魅力的傈僳族原生态舞蹈呈现给全国观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