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世界级非遗 | 《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传唱千年的“超级故事”
来源:管理员 创建时间:2017-10-10点击:1702次

2006年5月,迪庆“《格萨(斯)尔》史诗传统”被国务院公布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9年9月,我国“《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简介

《格萨(斯)尔》史诗由我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的,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据考证,《格萨尔》大约产生于距今2000年以前。


《格萨(斯)尔》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态史诗传统,演唱篇幅《格萨尔》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篇幅来看,已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


《格萨(斯)尔》史诗以其独特的串珠结构,融汇了众多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形成了气势恢宏、篇幅浩繁的“超级故事”,堪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是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故事内容


《格萨尔史诗》讲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格萨(斯)尔》史诗,以韵散文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斯)尔王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


故事结构

从《格萨(斯)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

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不仅概括了藏族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进程,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



说唱形式及特点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明远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穿插歌唱表演,用说唱结合的形式来传播史诗,《格萨尔》说唱艺术有焚香说唱、指画说唱、托帽说唱和走唱等主要形式,对说功、唱功、坐功、手势、眼法都有较高的要求,需顺口悦耳、动人心魄、利于抒情。


迪庆州传承情况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山高谷深,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元。千百年来,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在此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迪庆高原独具特色的历史、宗教和文化。与其它广大藏区一样,《格萨尔》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也广为流传,《格萨尔》说唱主要流传于德钦县、维西县塔城镇、香格里拉县东旺乡、格咱乡、大小中甸、五境等地境内,遗存手抄本30多本,主要为《诞生之部》、《赛马称王》、《霍岭之战》、《姜岭传奇》等,说唱就以此为内容,其中,《嘉岭传奇之鬘》为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具有浓烈的藏东南河谷风情和文化特质,以手本和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于卡瓦格博雪山周围的藏族村落。

(和明远在传承教学)

《嘉岭传奇之鬘》中的“嘉”是指汉族或汉地,“岭”指格萨尔之岭国(藏族或藏区之一部分)。书中讲述的故事梗概为: 嘉地皇帝噶拉耿贡的妃子尼玛尺吉是个妖魔转世,必须死去一次以后再复活,一旦她复活以后,她将危害众生,毁灭佛法,使世界不得安宁。其亲生女小公主阿贡措知道母后是个妖女转世、死后还将复活并将降灾人民的不祥消息以后,遂与宫中七姊妹商量,派鸽子给岭国格萨尔大王寄去金信,请求大王前来帮助焚毁母皇尸体,为民消除这一祸害。格萨尔接到信后,为了嘉地众生的幸福,为了维护汉藏之间的友谊,战胜了各种困难,准备了焚毁妖尸必备的各种法宝:取得了木雅地方的竹三节爪;夺得了阿赛罗刹的各色松耳石发辫;捕获了须弥山中的共命鸟;派共命鸟盗来了印度国王的避瘴宝衣。格萨尔得到这些法物以后,率领随臣,长途跋涉,前往嘉地,运用神通法术,分身潜入皇宫,用智谋焚毁了妖后尸体,为嘉地人民除此祸患。经过种种曲折,嘉岭两位君王最后终于结下了深厚情谊。格萨尔在圆满完成了除妖尸的请求以后,不愿接受嘉帝让给他的皇位,不贪恋嘉地美好江山和财物,带着汉藏友谊的无价之宝,胜利返回岭国,表现了格萨尔这位英雄的高贵品质。在云南藏区流传的《嘉岭传奇之鬘》处处彰显着云南的地方特色,除了歌颂民族团结之外,书中还保留了许多云南藏区的地名、风俗、传说、民歌等内容,是一部研究云南藏族历史、民俗等方面的重要典籍,同时也是一部精美的文学价值很高的文学作品。

(和明远和他的徒弟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据1983年调查资料统计,迪庆州有《格萨尔》说唱艺人7人,1984年都被邀请参加在西藏拉萨举办的“全国格萨尔艺人演唱比赛”,获得优秀奖。现多数老人都已过世,健在的只有维西县塔城镇的和明远。

(和明远在向儿孙传授《格萨尔》说唱艺术)

1955年,11岁的和明远到东竹林寺当了喇嘛,在寺院里,和明远亲眼目睹了《格萨尔》说唱,并对这一说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刻苦学习。同顿活佛和格汝农都活佛看到天资聪慧又好学的和明远,决定将此说唱艺术传授于他。他在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对《格萨尔》说唱艺术苦心钻研,基本上完整的掌握了传统的说唱形式,使得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至今过多年的钻研、学习和实践,和明远在《格萨尔》说唱艺术上有了较深的造诣,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得到全州、全省乃至全国文艺界的认可。

(1984年全国格萨尔民间艺人演唱会合照)

和明远1984年赴西藏参加全国格萨尔民间艺人演唱会,受到了表彰。1986年在全国《格萨尔》工作总结表彰,落实任务大会上因发掘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国家民委、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研究会、中国社科院的表彰。同年,在维西第八届民间文艺调演中获得特别奖。1999年被州委宣传部、州文联评为“德艺双馨优秀工作者”。

(抢救性记录工作现场)

和明远自小就接触《格萨尔》说唱艺术,在60多年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格萨尔》说唱艺术,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格萨尔王”说唱艺人。他对《格萨尔》说唱艺术有着特殊的感情,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他总是放心不下《格萨尔》说唱艺术的传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将自己所掌握的说唱艺术传给下一代。为了使这一说唱艺术不失传,和明远从家庭传承做起,努力将《格萨尔》说唱艺术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女婿、孙子,并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大力宣传、传唱,同时也招收了很多徒弟。他的子孙及徒弟在他的影响之下,也爱上了《格萨尔》说唱艺术。《格萨尔》说唱艺术已在迪庆州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抢救性记录工作团队与和明远合影)

2017年5月,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各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团队,按照相关要求,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代表性传承人和明远进行抢救性记录工作。通过数字多媒体(图、文、影、音)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按图文影音分类编辑整理形成工作卷宗,并进行数字档案入库。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留下宝贵资料。


来源: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版权声明:如需公开转载“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文章,请注明出处!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将文章中的文字、图片用于出版、发行及其它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


编辑: